<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北京豐臺今起居家辦公 相關封控區域“核酸+抗原”聯動篩查

    2022-05-17 17:31:39 來源: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孔鋼城16日在發布會上表示,為了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豐臺區從今日起開始居家辦公。豐臺區對碾子墳村、建邦楓景、彩虹家園、民岳家園、靛廠繡園、靛廠錦園等相關區域嚴格落實封控管理,組織居民開展“核酸+抗原”聯動篩查。

    孔鋼城介紹,5月15日15時至5月16日15時,豐臺區新增確診病例8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均為管控人員,已轉至定點醫院。今日通報新增病例均為風險管控區域排查發現,涉及風險點位除已管控的岳各莊市場、新發地市場周轉二區、岳各莊市場平房區、大井平房區、建邦楓景小區以外,新增風險點位為:

    5月10日7:50左右地鐵14號線郭莊子站,轉8號線至海戶屯地鐵站;

    8:50左右中商惠民超市(好愛家店);

    10:40左右福臨鑫皖超市;

    16:00左右天貴食府;

    18:20左右地鐵8號線海戶屯站,轉14號線至郭莊子站;

    5月11日6:10-9:05中國能建(西大望路);

    7:50左右地鐵14號線郭莊子站,轉8號線至海戶屯地鐵站;

    8:50左右中商惠民超市(好愛家店);

    9:00-18:30通州區庫房(馬駒橋鎮環宇東四路147號院1號樓);

    9:20-10:00遠翔置業有限公司;

    16:00-17:00足球公園(岳各莊東路);

    20:00左右棗園地鐵站,換乘地鐵14號線;

    5月12日7:40-9:10中國能建(西大望路);

    7:50左右地鐵14號線郭莊子站,換乘8號線至海戶屯地鐵站;

    8:50左右中商惠民超市(好愛家店);

    16:00-16:20民岳家園附近如意理發養生店;

    16:00-17:00足球公園(岳各莊東路);

    18:50左右小屯生鮮超市;

    5月13日6:00-9:00中國能建(西大望路);

    8:40左右天貴食府;

    9:55左右小屯生鮮超市;

    14:00左右長峰醫院門口核酸檢測點;

    16:00-17:00足球公園(岳各莊東路);

    5月14日3:30左右北京鑫鈺福業科技有限公司;

    6:30左右家家福超市(大屯路店);

    12:05左右小屯生鮮超市;

    14:50-15:30西四環飛新馬二手城;

    16:00-17:00足球公園(岳各莊東路);

    18:00-18:30中國能建(西大望路);

    18:40左右遠翔置業有限公司;

    19:00左右泉香茗煙酒茶店;

    19:50左右首航超市(梅市口店);

    20:04-20:15家家福超市(梅市口店);

    20:10左右譚記燴面館;

    20:20左右民岳家園小區門口蜂巢快遞柜;

    孔鋼城提示,請與上述風險點位有同時空交集或接到健康寶彈窗提示的人員,立即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居住酒店報告,或者撥打豐臺疾控部門熱線電話63811956報告。

      相關區域“核酸+抗原”聯動篩查

    孔鋼城介紹,為了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豐臺區從今日起開始居家辦公,同時結合防疫情況,組織實施一系列封控管控措施。

    一是快速開展岳各莊市場防疫處置。針對外區陽性病例曾到訪購物的情況,豐臺區第一時間成立專班,對病例軌跡進行全面復盤,開展現場排查和現場采樣,充分利用視頻監控、環境采樣結果等信息,精準判定風險點位和人員,同步開展轉運、封控等相關措施,全力把傳播風險圈定在最小范圍。

    二是從嚴從快做好風險人員管控。強化流調溯源工作機制,推動力量再強化、銜接再順暢、工作再提速,對社會面新增“10混1”陽性情況,在1小時內完成落位核實,全面掌握涉及人員的身份信息及住址等情況,嚴格落實相關管控措施,做到應隔盡隔,快速切斷疫情傳播鏈條。

    三是精準劃定封控管控范圍。對碾子墳村、建邦楓景、彩虹家園、民岳家園、靛廠繡園、靛廠錦園等相關區域嚴格落實封控管理,組織居民開展“核酸+抗原”聯動篩查,對小區公共區域進行深度消殺,確保環境安全。加強宣傳引導,指導社區工作者通過微信群公告、致居民一封信等方式廣泛告知居民相關防控政策,公布社區服務電話,安排專人做好居民尋醫問藥、突發情況處置等工作。(完) 【編輯:蘇亦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