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關于“生物結皮(也稱生物土壤結皮)”的研究論文稱,被譽為全球旱地“活皮膚”的生物結皮或可降低全球揚塵排放的55%,每年防止釋放約7億噸塵土。這項研究發現,強調了生物結皮在管理全球環境變化中的重要性。
該論文介紹,生物結皮是由生活在土壤表面的微生物、地衣和非維管植物組成的群落,主要分布于旱地,它覆蓋了全球12%的地表,通過增加土壤穩定性減少土地侵蝕。在規模較小的風力控制實驗中,這種穩定效應可以減少揚塵。然而,生物結皮對全球大氣微塵(一種對氣候有重要影響的氣溶膠)循環的影響程度至今未明。
鑒于這種穩定效應,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西班牙阿爾梅里亞大學的埃米利奧·羅德里格斯-卡巴萊羅(Emilio Rodriguez-Caballero)和同事與國際同行合作,評估了在當前和未來環境下,生物結皮對全球微塵循環及相應對氣候的影響。他們發現,生物結皮能極大降低起沙和沉降,總體上將塵埃載荷降低55%。其后,生物結皮可能影響塵埃氣候效應,其方式類似于來自人類活動的氣溶膠對氣候的直接影響。但生物結皮的損失(由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集約化所致)如果和預期情形一樣嚴重,到2070年,他們研究估計全球揚塵載荷將提高達15%。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這一生物結皮對全球微塵循環的影響以及相關氣候影響,對人類健康、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以及生態系統功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他們指出,這些發現表明需將生物結皮視作全球變化中的重要組成。(完) 【編輯:田博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