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3歲男童掉入下水道失蹤 “安全網”不能釀成悲劇再來補

    2022-05-17 17:33:02 來源:

    5月12日晚9時許,陜西西安市未央區北三環附近的惠西村,一名3歲男童掉入下水道被沖走。5月15日已經是孩子失聯的第四天,截至16日,失聯男童還未找到,救援仍在繼續。

    3歲孩子的下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目前官方已經投入超過300人進行搜尋。15日下午,有管道工程設計、給排水、應急救援等多行業專家一同對搜救進行綜合研判。孩子的家人在焦急等待,而更多的人則等在手機前,希望從救援前線傳來找到孩子的消息,不言放棄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這已經不是下水道第一次“吃人”了。10年前的2013年3月22日,長沙全城下起了大暴雨。正在長沙找工作的大四學生楊麗君不慎落入城區一無蓋下水道,隨即被湍急的水流卷走,下落不明。一直到兩個月后的5月19日上午才找到,不幸的是楊麗君已經離開人世。

    如今,悲劇重演,教訓深刻。兩起事件都是因為窨井蓋出了問題,導致受害者掉入下水道,引發安全問題。長沙那次下水道“吃人”事件發生以后,引發全國關注。很多城市吸取教訓,在窨井中加裝防墜網,目前看來,這是最有效的防止悲劇發生的辦法。這提醒很多城市,一張網就能解決的問題,不要拖到釀成悲劇再來修補。

    另一方面,救援過程中面臨著重重困難,其中存在的難點也提醒我們,提高救援效率迫在眉睫。城市管網錯綜復雜,這幾天來,救援人員幾乎將周邊下水道翻了個遍,仍然沒有發現。而長沙的那起事件,也同樣如此。搶救生命需要分秒必爭,需要第一時間定位,沒有太多時間消耗在尋找的過程中。下水道的特殊之處也決定了需要動用一些特殊辦法,讓科技加入到救援當中,從科學角度多想想解決辦法。

    春夏之交,很多地方都將陸續進入多雨季節、汛期,不只是南方,北方城市也會有暴雨,同樣不能麻痹大意。窨井的安全問題怎么樣,需要趕緊排查一下,沒有裝防墜網的趕緊裝上,裝上的也要排查一下有沒有破漏損毀。

    特別是一些還未納入市政管網的窨井,西安這次事發的窨井就處于村道上,未央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也承認,“村道由村上自行管理,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像市政道路,設施、管理都更完善。”鄉鎮農村以及一些城鄉接合部,問題可能更嚴重一點,更需要引起重視。

    本報評論員 高路 【編輯:劉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