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3年掃清6000億,王健林“斷臂求生”凱旋而歸,快樂抄底爛尾樓

    2023-02-12 14:07:44 來源:金角財經

    三年還清6000億債務,誰要說王健林沒本事,我第一個跟他急。這波壓力要是給到打工仔,從草履蟲開始打工,都還不完。


    【資料圖】

    日前,王健林被曝現身河南某寺廟指導工作。眼見著,忙碌了一整年的王師傅消瘦下來;萬達也一甩陳舊,輕裝上陣,為沖擊香港IPO做著準備。

    從神壇到谷底,69歲再度攀巖高峰,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01.同行忙還債,老王忙抄底

    話說,許家印2萬億欠出芬蘭一整年GDP,眼一閉一睜,利息就憑空冒出3個億,恨不得一閉不睜直接開擺。

    同樣遭遇地產寒潮,從巔峰跌落谷底的王健林,卻給大家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自救。

    2017年,老王身陷債務危機,2200億身家只跌剩800億。為回籠資金,軍人出身的王健林“斷臂求生”,當即賤賣資產還債,與老許“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大相徑庭。

    彼時,萬達與融創已談好335億的價碼,就在簽字之際,財大氣粗的富力橫插一腳,硬生生以199億低價,撬走了77家酒店;萬達的13個文旅項目,也作價438億拋售給融創;37家萬達百貨賣給蘇寧,加之股票套現一千多億現金,終于補上最大窟窿。

    沉穩如老王,也在辦公室氣到摔杯。

    但看起來慘兮兮的老王,卻實在聰明。

    趁著“清倉大甩賣”,萬達做了正確的減法“起死回生”,從地產領域撤出,化身運營管理。如今資產輕、風險低,每年光靠向招商品牌收租,就有上百億入囊中。而曾經趁人之危的融創、富力等地企,卻一個個被千億債務壓得“面目全非”。

    優雅,實在是太優雅了。

    02.掃清6000億,無債一身輕

    正如王健林所說,“萬達已經不再是地產商,而是地產服務業公司”。對于風口的敏銳,這些房地產大佬似乎出奇的一致。

    彼時,地產紅利尚未結束,李嘉誠就早早拋售了大量國內資產,稱“不掙最后一枚銅板”,轉頭瞄準歐洲市場。年過9旬被曝現身海外,投資單項成本156萬,被證實可提振精力的“益好生”類酶技術;次年,老李為該生物科技企注資1.7億,截止2021年持股5.19%。

    同期,港TimeShop等生科企業緊跟風口,國產“益好生”再度迭代升級,依托京東等官方渠道鋪展中老齡市場;和黃醫藥上市港交所當日凈賺300億。

    無獨有偶,2022年,王健林投資1500億,建立健康、醫療、度假等多功能大型健康產業園區;鐘睒睒手握“萬泰生物”搖錢樹,憑借HPV疫苗蟬聯華人首富;老齡化趨勢下,京東以95%折價引進“益好生”類抑衰劑,搶占國內千億市場。

    在此情形下,萬達的“輕資產”轉型不可謂不成功。王健林一改往日低調作風,接連橫掃多地樓市。如北京五棵松中信、鑫苑商業,包括萬泓中心爛尾樓都統統收入囊中。而老許卻只堪用跳樓風波,搏得一線轉機,著實痛面具。

    03.老王瘦了,萬達輕了,日子更明媚了

    王健林的魄力與專注,使他數次踏上首富寶座;也正是他面臨危難的果決與勇氣,挽救自己和萬達于水火。

    2023年,不論對王健林還是萬達,都是一場關鍵戰役。

    一則萬達有不少債券將在今年行權或到期;二則大連萬達商業、珠海萬贏與投資者簽訂三年對賭協議;三則萬達商管承諾要在2023年上市,否則有義務向Pre-IPO投資者回購股份。

    商海沉浮,69歲的王健林重振旗鼓,宏圖霸業從未結尾,而是開端。

    標簽: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