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黃浦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部署,統一認識、加快行動、形成合力,確保各項工作切實推進、取得成效。
區委書記杲云出席會議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沈山州主持會議。區領導李忠興、洪繼梁、徐知、湯宏、盧正、徐惠明、袁園、王鼐、林競君、張正明、段守亮出席會議。區委常委、副區長徐知部署了2023年工作。會上集中發布了12個區級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展現了黃浦在深化改革、支持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探索實踐。區商務委、區市場監管局、小東門街道作交流發言,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區行政服務中心作書面交流。
(資料圖片)
杲云在講話中說,黃浦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啟動早、抓得緊,在重點改革領域持續推出創新舉措,“全鏈條”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全周期”完善政務服務功能、“全過程”強化法治環境保障、“全方位”打造投資發展高地,推動營商環境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杲云指出,要提高站位、認清方位,深刻認識新征程上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重要意義。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的核心任務,是當前形勢下穩預期、強信心的關鍵舉措,對于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塑造區域競爭優勢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需要所有部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黃浦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和名片”,必須要有更強的使命擔當,有更高的目標追求,提高站位、找準定位、認清方位,深刻認識營商環境建設的特殊重要意義。
杲云強調,要聚焦重點、放大亮點,扎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的落實落地。各部門、各單位、各街道要根據《黃浦區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工作方案》的要求,聚焦“五個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字化、品牌化為抓手,進一步把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向縱深推進。
要堅持把市場化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鮮明主線。
以企業集聚度、活躍度、感受度作為衡量標準,緊緊抓住增強企業認同感和獲得感這個關鍵,建立更加透明規范的準入退出機制,想方設法回應企業發展需求,自主推進改革創新,讓更廣泛市場主體享受到改革便利。
要堅持把法治化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保障。
要將法治思維貫穿營商環境建設各領域、全過程,消除企業發展的“隱性門檻”和“絆腳石”,讓各項政策清晰、確定、可預期。要持續推動監管模式創新,完善“風險+信用”監管,深化包容審慎監管,盡量將監管執法對市場主體的影響和干擾降到最低,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要堅持把國際化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標準。
緊抓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積極接軌國際規則和國際理念,發揮重點區域開放引領作用,通過更多自主性改革,加快構建黃浦開放發展的新優勢。
要堅持把數字化作為賦能營商環境的關鍵手段。
運用好信息化手段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效率提升,推動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發展,不斷優化提升數據的共享應用、部門間的系統集成與業務協同。
要堅持把品牌化作為打造營商亮點的有效路徑。
積極打造“宜商黃浦”品牌,提升城區吸引力。要系統思考,精心培育,賦予“宜商黃浦”更多內涵。要從小處著手,將眼光更加聚焦市場主體,找到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要加強典型案例的發掘總結和宣傳推廣,把創新探索打造成亮點品牌。
杲云要求,要比學趕超、系統推進,推動“宜商黃浦”建設取得新進步新成效。要把全市營商環境測評反映的薄弱環節和今年的重點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統籌推進,注重形成合力,對標先進、奮起直追,努力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區有關部門、各街道、部分區屬企業集團負責人,上海市營商環境體驗官代表參加會議。
標簽: 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