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柴小娜
(資料圖片)
看銷量,一看數量,二看含金量。
若一個品牌兼而有之,大體便是金字塔塔尖的位置,位置穩固,品牌價值穩固。新能源車市銷量含金量差異巨大,背后是技術、營銷、商業模式、研發、補能等任何一個環節的品牌生態。
隨著3月新能源銷量新造車銷量率先公布,比亞迪、特斯拉、五菱依然穩坐Top3,且 市占率超50%以上,屬于妥妥的贏家。而在Top3之外,才是新造車的主戰場,戰局混亂,不斷有新品牌加入,有人含金量十足,有人才露尖尖角,有人明顯掉隊。
新能源車市的洗牌在每月銷量的沖刷下,快魚吃慢魚,大亂斗周期正式拉開帷幕,離場已經開啟,只是離終局尚遠。
具體來看,3月新造車誰“含金量”最高?誰表現不佳,誰又掉隊和最拉胯。
誰的銷量“含金量”最高?
理想 騰勢 蔚來
從3月銷量表現來看,“含金量”最高的品牌當屬理想、騰勢、蔚來,屬于風浪越大,魚越肥。
單從銷量看,理想2.08萬輛、騰勢1.03萬輛、蔚來1.03萬輛,均屬于破1萬和破2萬輛的規模,但背后的含金量十足。
先來看理想。
首先,理想當初備受爭議的增程技術如今已是行業主流之一,且理想從開始便與蔚來一樣將燃油車BBA作為對標,如今,理想再度實現2萬輛月銷量。
更有重要意義的數據是,在中國30-50萬SUV市場中,理想汽車已經擁有將近20%的市場占有率。
其次,理想已穩坐“蔚小理”銷量第一的位置,且進一步拉大了與蔚來和小鵬之間的銷量差距。理想汽車3月銷量20823輛,環比增長了25.29%,同比增幅達88.72%。截止到3月底,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309918輛。理想L7 Air和理想L8 Air車型也將在4月份開啟交付。
盡管“蔚小理”成立至今累計虧損高達700億元,但理想正在走出虧損擴大的新造車普遍困境,以主力三款車型有望實現2023年交付30萬輛,且成為新造車首家實現盈利的車企。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剛剛結束的3月瘋狂輸出,他認為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越30%之后將加速替代燃油車,二線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一線合資品牌、一線豪華品牌,都將相繼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增長帶來的影響,到2025年年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0%。
因此,理想汽車的3月銷量實打實含金量十足。
另外一個3月銷量含金量十足的品牌是騰勢。
騰勢D9在3月成功交付量破萬達到10398臺,環比增長41.95%,市占率約為2%,累計33965臺。
而騰勢D9的價值體現在, 作為一款國產純電MPV車型,單一爆款車型破萬,且是純電MPV車型,車型前的每一個“定語”都是含金量十足的關鍵因素。
起售價33.58萬元,均價41.5萬元,強勢逆襲的騰勢D9正在創造國產MPV車型的新歷史。與此同時,在比亞迪官方海報上,標注騰勢熱銷大訂訂單6萬+,這是行業內能看到MPV豪華純電最大的訂單數據。
再來看騰勢D9最大的競品,來自這一領域長期的王者別克GL8,1999年國內第一輛GL8下線,到2021年GL8一直保持了較快增長。但事情發生變化在2022年,GL8賣了126838輛,同比下滑21.4%,2023年1月和2月,GL8只賣出了11328輛,同比大跌55%。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別克GL8恐怕將就此跌落神壇,曾經的王者GL8在這一輪沖擊中還手乏力,背后正是電動化和智能化對于細分市場的巨大沖擊能力。未來騰勢品牌將推出兩款全新車型,騰勢N7和騰勢N8,繼續布局中高端SUV領域。
蔚來原本表現一般,如果僅看數據,難免給人表現不佳的錯覺,車型眾多,除了一款ET5支撐主要銷量,其余車型表現乏力,且在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表示,蔚來汽車不會參與價格戰。
但有三個數據含金量值得一看,是銷量數據所遮掩的部分。第一 ,蔚來汽車平均交付的終端價格達到43.7萬元;第二,在去年四季度蔚來在30萬以上的高端純電的市場份額達到54.8%;第三,在40萬以上的高端純電的市場份額達到75%。
這意味著每一臺蔚來見證了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的歷程。李斌認為,去年蔚來確實賠了一些錢,但主要還是賠在研發上,這是一種投資。
誰又是3月最讓外界驚喜的品牌?
埃安
埃安是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中走的最穩,銷量表現最好的品牌,沒有之一。進入2023年,埃安一路開掛,終于在3月迎來銷量破4萬。今年第一季度,廣汽埃安累計交付量為80308輛,同比增長79%。
在銷量榜單上,20萬輛以上屬于比亞迪,5-10萬輛之間屬于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3-5萬輛之間屬于埃安。
因此,在10萬輛-20萬輛之間品牌斷層,長期是巨大空缺,哪個品牌銷量能補上這個區間,毫無疑問,將是下一個比亞迪或者比亞迪第二。目前來看,特斯拉后續Model X或者蔚來第二品牌阿爾卑斯,以及埃安、五菱Mini EV+五菱賓果都將有可能補上這個區間。
因此,埃安在3月破4萬輛之后,的確是表現最驚喜的品牌。
3月整體表現不佳的品牌較多,包括小鵬、零跑、極氪、極狐、嵐圖、高合、賽力斯等,不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預計二季度,小鵬和極氪將進一步釋放銷量,迎來回暖,其他品牌還需繼續觀察。
至于獨立后的深藍,在執行新的價格策略后,銷量迅速得到反彈,但要完成年度銷量40萬輛的目標,還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總體來看,理想和騰勢的成功延續了市場單一爆款車型的成功策略,特斯拉也是如此,車型高度聚焦,主打爆款,聚集細分市場。對于蔚來,則更多體現在品牌護城河的加強,這是其他品牌難以望其項背的地方,尤其在補能體系不計代價的投入,正在進一步扎籬笆。按李斌的話說,即“蔚來沒有保守,向死而生,堅決做長期對的事情,為將來的能力做投資。”
限于篇幅,無法一一列舉所有的新造車3月銷量表現,但有一點,新造車品牌正在加速分化,在每一次內卷中加速消亡,直至最后活下來的極少數品牌。(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