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跌跌不休 新能源還有救嗎?

    2023-04-20 13:17:27 來源:騰賺網

    開年以來新能源可算把大家給繞迷糊了,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增長與盈利趨勢都沒法形成統一判斷:業績高的擔心頂峰利潤,業績差的被炒困境反轉,咱新能源人怎么這么難。并且在科技不斷吸血的行情下,新能源基金到底還能不能拿?

    一季度新能源的基本面有哪些變化?

    光伏持續


    (資料圖片)

    全球光伏裝機2022年預計230-260GW,增長45%。2023年目前預計增長40-50%,330-360GW。Q1是歷史上的淡季,但數據持續超預期,預計全年數據會上調。

    光伏組件盈利能力,Q1繼續維持在高位,預計Q2依然在高位。硅料價格由于需求旺盛,降價速度遠低于預期,預計2024年硅料降價又能促進需求的增長。當前硅料降價幅度及節奏均慢于市場預期,但實際這反映需求的韌性較強,高價硅料背景下,月度排產持續上行。

    上市公司業績,預計Q1大部分公司能夠做到同比翻倍的增長,會上調2023年全年盈利預測。

    儲能依然

    戶儲主要需求在歐洲,考慮去年能源危機的高基數,預計今年增速在50%。一季度在傳統淡季、去庫存、歐洲大雪難安裝的情況下,預計所有的戶儲公司增長基本在100%-150%,三月份明顯提速。從1-2月逆變器歐洲南非累計出口數也可驗證Q1海外需求旺盛,其中歐洲累計出口90.8億元,同比+291%,主力市場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增速至少2倍以上;南非累計出口7.4億,同比+254%。

    大儲,受益碳酸鋰價格下降,大儲需求預計保持較高增長。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跟蹤的儲能中標項目顯示,2023年1-2月33個中標項目規模已超5.56GWh。相較去年同期,儲能中標規模增長超10倍。但是開工率不好,由于碳酸鋰的價格持續下行,導致一季度觀望情緒較為濃重。

    風電在Q1

    過去兩年年受補貼退和疫情坡影響,風電行業連續兩年負增長,風電整機和零部件個股業績兌現度低。2022年國內風電招標量高達103.3GWh,同比增長60%+

    預計2023年是陸風裝機大年,Q1大部分零部件企業排產都比較旺盛。預計Q2開始進入裝機旺季,企業業績兌現度提升。Q1業績目前預告的情況基本在50-100%的同比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太差,預計Q2依然是在低基數的基礎上會做到更高的同比增長。

    大宗價格持續低位,零部件價格談判已經完成,成本低位下盈利能力觸底有望提升。

    新能源汽車需求弱復蘇,鋰電中游排產恢復情況低于預期,

    三月新能源車數據開始回暖,但還是弱復蘇,尚未達到年初對行業的全年判斷。3月車市“促銷潮”擾亂了市場消費心態和預期。“促銷潮”在3月底已結束,預計車市將逐漸回穩。而即將到來的上海車展將成為推動國內汽車消費的助燃劑,車展訂單表現將成為行情轉暖的重要風向標。整車車企降價尚未結束,零部件價格仍將繼續下調。

    數字經濟起來了,新能源基金還能繼續拿嗎?

    能打敗賽道的只有新的賽道,如果科技起來了,新能源基金還能繼續拿嗎?

    新能源板塊經過年內的調整已經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悲觀預期,估值層面來看,中證新能源車產業指數的市盈率為22.07.處于近五年23.23%分位點,中證新能源指數的市盈率為16.76.已低于近5年99%的區間,估值吸引力十分顯著(指數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數據截至2023.4.13)。投資者可以把這當作是一個積攢便宜籌碼的機會,在輪動中低位布局。

    另外,無論新能源還是科技對于單一行業的基金不建議作為核心配置,一旦行業出現波動,那么一定會波及你的整個組合。而作為衛星配置卻是既能享受到行業機會也不會影響到自己整個組合收益的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對于衛星配置,單一行業不建議超過總倉位的15-20%,若多個行業,其合計倉位不要超過總倉位的50%。

    不要總想著吃肉,還要考慮挨打的情況,行業基金本身回撤較大,基民甚至要做好回撤20%以上的心理準備。

    標簽:

    上一篇: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