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流通股股東而言,定向增發是利好。
(資料圖片)
2、定向增對上市公司有明顯優勢: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立竿見影的業績增長效果;也有可能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而且,由于“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發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
4、同時定向增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
5、因此,定向增發對相關公司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好者可能漲停;不好者,可能跌停。
6、判斷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是增發實施后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發過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7、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情景看好的項目定向增發,就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這勢必會帶來股價的上漲。
8、反之,如果項目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則會受到投資者質疑,股價有可能下跌。
9、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其折股后的每股盈利能力明顯優于公司的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
10、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則為重大利空。
11、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股價操縱行為,則會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
12、比如相關公司很可能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構成利空。
13、反之,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跌破增發底價,則可能出現大股東存在拉升股價的操縱,使定向增發成為短線利好。
14、擴展資料:單只股票定向增發的對沖:我們計算了2008年以來的247次面向機構投資者的現金定向增發。
15、使用了等值對沖之后的策略效果好于無對沖的策略,主要表現在平均收益由11.1%上升到了16.7%,盈利的公司比例由44.32%上升到了54.55%;另一方面總體收益的標準差由0.354下降到了0.342,收益更為平穩。
16、但是用股指期貨對沖單只股票定向增發的方式并不完美,存在著單只股票與股指期貨的相關性不高,Beta不穩定等缺點。
17、多只股票定向增發時的對沖:我們設計了用2億的資金滾動參與定向增發的案例,運用了等值對沖、Beta對沖和擇時對沖還有無對沖策略四種策略。
18、最終結果顯示擇時對沖取得了最佳的收益,無對沖策略其次,等值對沖和Beta對沖最差;但另一方面等值對沖和Beta對沖的風險卻較前兩者低。
1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定增。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