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姐姐”王宏春對隊員飲食愛好一清二楚

    2023-08-05 07:00:54 來源:青瞳視角

    7月30日凌晨4點,藍天救援隊的食堂已經有人在忙碌了,知道隊員們有救援任務,41歲的王宏春早早地起來為大家做早飯,她一個人為隊里近20人準備了早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藍天救援隊里,隊員們以網名互稱,王宏春在隊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23”姐姐。“因為她網名是‘23’,年齡比我們大,又很照顧大家,我們就都這么叫。”代號“101”的隊員說,當天他也吃上了王宏春做的早飯。

    7月30日晚,完成救援任務的阿俊回到隊里,王宏春也在。像往常出任務一樣,王宏春張羅著大家拍照,她既給大家拍了合照,又和隊員單獨拍了自拍。“姐平時就愛給我們拍照,出任務拍,聚會也拍,經常能在他朋友圈里看到各種照片。”但當時的阿俊沒有想到,這會是他和王宏春的最后一張合照。

    “101”找了一下午,沒有發現王宏春任何蹤跡,“我連一片救生衣的布料都沒有看見。當天我一直告訴自己,他們肯定沒事的,都穿著救生衣呢,肯定不會……”35歲的漢子用手捂住臉失聲痛哭,“我說不下去了,我不能想。”

    可是噩耗還是傳來了,8月1日下午,王宏春的遺體被找到。

    王宏春作為房山藍天救援隊最早的一批隊員,平常就像大姐姐一樣照顧隊友。“我們早上去現場的時候,因為有姐姐在,總有一口熱乎飯吃,晚上任務結束的時候,總有一盞燈在隊里等著我們。”阿俊說。

    阿俊回憶,每次出任務都有十幾個人,而王宏春做的早餐不僅有粥還有包子。“我們早上出任務都要很早,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她得提前多久起床準備這些。”

    隊員們的飲食喜好,王宏春也一清二楚,“姐知道我胃不好,吃不了辣,就從來不給我買辣的零食,她知道我愛吃甜,只要見到她,我就有糖吃。”阿俊想到這里眼睛又濕潤了,王宏春平時還會給他很多零食和甜品,讓他帶回家吃。

    今年1月8日,王宏春發了一條朋友圈。“房山藍天救援隊十周年快樂!祝愿大家越來越好!”這是房山藍天救援隊的第十年,也是王宏春作為藍天救援隊隊員的第十年。

    2013年王宏春加入藍天救援隊,當時的隊旗上還寫著“(籌)房山藍天救援隊”。“隊伍成立需要一年的考核期,‘(籌)’的意思是還在籌備中,沒正式成立。”代號“板磚”的隊員解釋,作為隊里的老隊員,她和王宏春是同年加入救援隊的。

    “板磚”記得,隊伍里的第一套專業繩索就是王宏春花了4700元買的,至今還被放在器材室里。

    “以前隊里沒有食堂,姐也會在家里做了給大家送過來。”救援隊大院里停著一輛紅色小轎車,王宏春把鑰匙放在了隊里,給大家留信,誰有需要隨時開。想起此前的種種,“板磚”克制了許久的眼淚還是落了下來。

    這十年里,“板磚”和王宏春見證了藍天救援隊從一無所有到裝備齊全,二人也從花樣年華到為人父母。王宏春的女兒今年6歲,六一兒童節,王宏春會扮成玩偶出現在校園門口,還會給女兒扎各種各樣的氣球玩具。

    “板磚”印象里,王宏春是一個特別愛笑的人,在隊員面前,她好像沒有煩惱似的,總是以笑臉相迎,“板磚”一想到再也聽不到王宏春的笑聲,見不到她笑的樣子了,就忍不住哽咽。一個月前,王宏春還跟“板磚”聊天,說自己因為帶孩子,沒時間參加行動,等到9月份搬了新家就可以多在隊里活動了。“她還說到時候要和我們一塊兒吃飯,可是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8月3日,藍天救援隊隊長與“板磚”等數名隊員去王宏春家探望,“板磚”站在院子里沒敢進去。“她的父母一直在哭,我不敢看他們,我怕我會控制不住情緒給他們添麻煩,她女兒到現在還不知道媽媽的事,沒人敢告訴她。”

    房山藍天救援隊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近期已經有多家熱心社會組織找到隊部,希望給兩位犧牲的隊員捐款,但根據房山藍天救援隊的紀律以及兩位隊員生前的表現,隊里征求家屬意見后決定,不接受社會上個人、單位、企業和基金會等的捐款、捐物等。

    “家屬們都說,當初加入志愿工作時,他們沒追求過金錢和名利。如果兩位在世,也肯定不會希望接受捐款的,不能讓他們走得不安心。”班花花說,“當初他們抱著純粹的信念加入志愿工作,如今離開了,也應該讓他們干干凈凈地走,認識他們的人都知道,這才是他們的性格。”文/本報記者王浩雄實習生羅艾敏統籌/蔣朔供圖/房山藍天救援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