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錄人:吳玉,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隊員,就職于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婦產科,擅長孕產婦保健、妊娠期健康管理、高危孕產婦管理、經陰道助產及剖宮產等。
時間:2023.8.6
來自塞拉利昂弗里敦的患者Hawanatu,2年前因“原發不孕、月經量增多、繼發貧血”就診于中塞友好醫院婦科,此時,第22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婦科醫生、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孫信接診,完善相關檢查后考慮原發不孕、月經量增多均由多發子宮肌瘤引起,遂于2021年8月中旬在椎管內麻醉下行“開腹子宮多發肌瘤剝除術”,術后患者月經量明顯減少,貧血得到糾正。
Hawanatu在手術后遵醫囑嚴格避孕,1年后嘗試備孕且很快就有了好消息,此時孫信已結束醫療援助任務,并將該病人的診療移交給下一批醫療隊。第23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產科醫生、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喻玲定期為其產檢,囑咐其按時補充維生素及鈣劑、鐵劑,密切監測患者及胎兒的情況。
喻玲回國之后,第24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產科醫生、長沙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吳玉便成為Hawanatu的負責醫生,Hawanatu孕32+時有先兆早產跡象,吳玉叮囑其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并予以藥物促進胎肺成熟。直至2023年8月3日,此時Hawanatu孕周已達35+周,下午活動后逐漸出現下腹陣痛,呈加劇及頻密趨勢,吳玉查體發現Hawanatu已有較規律宮縮,腹部疤痕處有輕微壓痛,當機立斷安排了急診剖宮產手術。孩子于8月3日23:30出生,手術順利,母子平安,見證了Hawanatu兩次手術的手術室醫護更是對醫療隊的醫德醫術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吳玉介紹,在塞拉利昂女性生育率極高,不能生育的女性其家庭地位會受到影響,因此對生育的渴望是很多婦科患者的訴求。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塞拉利昂,很多醫療技術無法開展,如宮腔鏡診療及腹腔鏡診療,相對于宮腔疾病、輸卵管疾病、卵巢疾病而言,子宮肌瘤在這里有相對成熟的治療方案。醫療隊的專家們為該患者成功實施了子宮多發肌瘤剝除手術,術后指導避孕、備孕;在孕期為其保駕護航;最終安全實施剖宮產幫助患者順利誕下健康寶寶。整個過程像是一顆珍貴的種子,在三屆醫療隊的呵護下落地、生根、發芽、吐葉、開花、結果,令人歡欣鼓舞。
今年是中國向塞拉利昂派遣醫療隊50周年。50年來,中國先后派出500多名長、短期醫療衛生專家赴塞工作,共診治患者80萬余人次,實施手術10萬余例。一代又一代醫療隊員薪火相傳,無私奉獻,他們在艱苦條件下為當地民眾進行醫療服務,永葆醫者初心,踐行生命至上,譜寫中非友誼大愛無疆的華麗篇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