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化“存量”為“增量”:浙江發布首批公開實施專利清單

    2023-08-11 21:0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8月11日電(奚金燕 周迪)8月11日,浙江省專利公開實施政策公示會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舉行。會上,浙江正式上線專利公開實施信息發布平臺,發布首批公開實施專利清單,并發放全國首張定量許可證書和首批專利權益分割證書。

    浙江省專利公開實施政策公示會現場。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供圖

    專利轉化是知識產權發揮技術供給和制度供給雙重作用的核心要義。近年來,浙江聚焦高校院所專利轉化率低、中小微企業對接高校院所難、專利技術實施“最后一公里”未打通等問題,率先探索“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并創造性提出“專利公開實施”制度。截至目前,浙江累計6211件專利參與試點,落地實施2636件次,成交金額375.1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加快專利轉化運用,激勵創造創新,浙江印發《關于推進專利公開實施的指導意見》和《浙江省專利公開實施辦法(試行)》規范性文件,明確專利公開實施的對象范圍、具體程序、爭議解決機制等,規范化、系統性地推進這項制度,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目前,首批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已形成,共計6838件專利,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省內48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巨化集團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含全國首個公開實施專利池和全國首批專利申請權開放許可清單。

    其中,“專利池”是指系列相關專利組合起來“一攬子專利”,“專利申請權開放許可清單”是指尚處于專利申請階段但能以開放方式許可的專利清單。

    “允許專利申請主體在專利申請階段以公開實施的方式推廣專利技術,能讓市場主體第一時間獲得研發情報,有助于縮短技術二次研發和商業化轉化周期,尤其是對產業門檻高、技術更新快、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將有效提高創新主體市場競爭力,加速技術迭代和產品研發更新。”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處長林敏表示。

    在領域分類上,該批公開實施專利主要以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領域為主,其中數字經濟領域專利1424件,占比超21%,涵蓋人工智能系統、大數據服務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浙江產業發展定位及市場主體需求匹配度較高。

    此外,為解決專利開放許可服務資源的有限性問題,浙江在全國首創定量許可制度,允許以發明人及其服務團隊的服務能力為基準,確定被許可人數量。

    浙江大學的專利“解淀粉芽孢桿菌及其用途”,率先通過定量許可的方式,以每年5萬元的價格許可給潛在被許可人,限量20個。

    會上,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為首單許可交易雙方,浙江大學和湖州康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放編號為01的定量許可權證書,標志著全國首張定量許可證書完成發放。

    “以前,對于我們這種初創企業來說,自主研發能力常常成為我們的‘卡脖子’問題,現在,通過這種靈活的交易方式,我們花費較少的費用就能快速地獲得一個好專利的知識產權應用,并且快速推向市場,這對我們企業來說,是非常利好的政策。”湖州康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斯開表示,與浙江大學的“合作”,使其現有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得到了提高,避免了一些同質化競爭。

    “通過專利公開實施,為企業和高校院所創造了一個公平、公開的場景,可以更好地將高校院所專利‘存量’轉化為中小企業的創新‘增量’。”林敏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專利公開實施制度走深走實,為中小微企業打造更加友好、方便的實施通道,打通專利技術實施的“最后一公里”。(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