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高質量推進平陸運河建設】
平陸運河推動“四新”技術 助力項目建設
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是平陸運河起始段,始于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終點位于新福鎮南側,全長19.723公里。該標段建設過程中,運用多項科技助力項目建設。
無人機,或許你早已不陌生。但是“水里游的”無人測量船你見過嗎?近日,記者在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6號碼頭采訪時看到,該項目運用廣航局自主研發的“海豚2號”無人測量船進行測量。該測量船在不到0.1立方米的船體空間內集成自動控制模塊、動力推進模塊、GPS定位模塊、測深模塊。測量人員只需在控制終端上便能實現一鍵全自動測量,可快速、精準獲取水下地形數據,輕松完成淺灘、淺水區域的測量任務。中交廣航局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測量負責人蘇文杰:“對于很多像這種內河的淺灘,它就比較方便一些,主要是解決淺灘的一個測量的難題。”
除了“水里游”的,還有“天上飛”的。在該項目部,技術員王家城幾乎每天都用無人機進行測量:“我們工地的無人機主要是協助我們施工的線路優化,現在無人機是可以測量高層河平面位置的,通過這個我們可以來得到信息進行土方的(運輸)線路優化。”
無人船、無人機均是該項目大力推動“四新”技術與工程實踐微創新應用的具體體現。該項目基于BIM、GIS等信息化手段,可視化分析航道開挖質量,提高施工工效,節能減排,實現資源合理化配置。此外,利用BIM、北斗定位設備及無人機傾斜攝影等技術,研發一套巨量土石方大面積綜合調配技術,同時最佳匹配臨時碼頭、道路及堆存場的連線距離,縮短土方運輸距離,降低運輸車輛油耗。中交廣航局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項目負責人莫日雄:“確保我們可以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紅線內的裁彎取直區域,江心洲進行淤泥的晾曬,同時縮短土石方的運輸距離,降低機械車輛的油耗,實現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
平陸運河航道1標段主體工程為土石方工程,需開挖土石方約2117萬立方米。除此以外,還有導流工程、錨地工程等。開工至今,標段于今年3月29日完成水下水上施工作業和活動許可證辦理,3月30日完成項目駐地建設并入駐辦公,7月30日拌合站通過驗收并投入生產運營。目前,累計完成土石方開挖130.8萬立方米。
記者 甘智銳 通訊員 鄭大慶 華宇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