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seequ"><sup id="seequ"></sup></ul><tfoot id="seequ"></tfoot>
  • <tfoot id="seequ"><delect id="seequ"></delect></tfoot>
  • <ul id="seequ"></ul>
  • <small id="seequ"></small>

    兩款CAR-T療法上半年業績出爐 醫保能否解決百萬價格難題

    2023-08-31 16:30:40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上半年半年報陸續公布,國內“抗癌神藥”CAR-T療法的銷售情況也相繼披露,價格依然是這款“百萬一針”產品的待解難題。

    CAR-T療法屬于細胞免疫療法,是在體外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修飾患者外周血T細胞,賦予T細胞靶向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特性 ,經體外擴增培養后回輸到患者體內進行治療腫瘤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細胞抗癌,有“抗癌神藥”之稱,目前國內有三款產品獲批。

    國內獲批的三款CAR-T銷售情況如何?


    (資料圖)

    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合營公司復星凱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奕凱達)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 CAR-T 細胞治療產品,首個獲批適應證為治療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成人患者。8月29日,復星醫藥半年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阿基侖賽注射液累計惠及超過500位淋巴瘤患者,備案的治療中心覆蓋全國超25個省市、數量超過140家。

    接受阿基侖賽注射液使用培訓和認證的部分醫療機構名單來源:復星凱特官網

    2022年報中,復星醫藥曾提到,截至2023年1月末,阿基侖賽注射液已治療近300位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也就是說,上半年5個月左右的時間,阿基侖賽注射液使用患者增加約200位。

    今年6月,阿基侖賽注射液在中國境內新增獲批二線適應證,用于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后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在8月30日的媒體溝通會上提到,從6月份批準新適應證后,7月和8月兩個月的患者總數明顯上升,“大幅度上升。”

    第二款CAR-T療法是藥明巨諾(02126.HK)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倍諾達),該產品也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兩項適應證,包括治療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r/r)大B細胞淋巴瘤 (LBCL)及r/r濾泡性淋巴瘤(FL)。

    8月29日,藥明巨諾也公布了上半年業績,上半年收入增加32.9%至0.877萬元,增長主要是由于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倍諾達)持續商業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藥明巨諾已開具94張倍諾達處方,完成85例回輸。此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藥明巨諾還為中國118家醫院完成了評估及培訓,并認證這些醫院合資格使用其CAR-T產品。

    接受瑞基奧侖賽注射液使用培訓和通過認證的醫療機構部分名單來源:藥明巨諾官網

    此前2022年報顯示,藥明巨諾全年開具了165張倍諾達處方,為r/r LBCL患者完成了141例的回輸。這意味著,藥明巨諾今年上半年開出的CAR-T處方量已超去年全年的6成。

    國內第三款獲批的CAR-T療法是信達生物(1801.HK)與馴鹿生物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6月30日晚間 ,國家藥監局官網公示,這款靶向BCMA的CAR-T產品已獲批上市, 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 (MM) 成人患者,既往經過至少3線治療后進展(至少使用過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由于獲批時間,信達生物與馴鹿生物的CAR-T產品在今年上半年并未產生業績。

    百萬一針的CAR-T能否進入醫保?

    作為一款個性化、定制化的療法,目前國內已經上市的三款CAR-T療法價格均在百萬級別,價格始終是解決該療法可及性的一個難題。

    在八月初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淋巴瘤病友大會期間,一位接受過CAR-T治療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由于有家里人的支持,加上自己經過治療病情得到很大的緩解,“以前需要定期化療,現在輕松得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百萬級別的費用對自己的家庭來說是值得的,但對于更多家庭來說,費用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上海市同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李萍教授在上述大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同濟醫院從2015年開始就開展了CAR-T療法的臨床,目前臨床研究加商業化使用CAR-T的患者大約有千例,其中她所在的中心使用獲批CAR-T產品的有幾十例。

    “現在對于部分淋巴瘤患者來說,CAR-T療法的長期緩解率在30%左右,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通過CAR-T實現臨床治愈。”李萍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目前CAR-T療法的適應證還有限,但由于有臨床治愈的希望,咨詢的人數并不少。站在臨床醫生角度,面對患者的咨詢也會從經濟角度給出建議:如果患者家庭經濟條件較好,會建議使用市場上的CAR-T療法。如果經濟條件有限,可能會選擇其他的治療手段或看是否滿足參與一些CAR-T療法的臨床研究項目。

    如何解決CAR-T療法這種“抗癌神藥”的高價問題?實際上,近兩年,CAR-T療法均曾進入當年國家醫保局的醫保目錄調整初審名單,但最終并未進入醫保。近期公布的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初審名單再次出現復星凱特和藥明巨諾的兩款產品。

    兩款CAR-T產品進入今年的醫保目錄初審名單

    CAR-T療法是否能順利通過醫保談判進入醫保目錄,是否能實現降價?8月30日的復星醫藥中期業績媒體交流會上,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表示,對于CAR-T療法進醫保,復星醫藥很期待,也在和國家醫保局溝通,但對于今年有多大把握進醫保,現在還沒有任何確定的消息,“我覺得我們都在努力著。”

    CAR-T療法支付難題需多種方式共同解決

    除了寄希望于國家醫保,惠民保、商業保險等是目前解決CAR-T療法高額治療費用的重要方式。

    復星醫藥在半年報中介紹,截至報告期末,阿基侖賽注射液累計惠及超過500位淋巴瘤患者,被納入超過9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過60項商業保險。

    藥明巨諾在半年報中提到,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CAR-T療法已被列入62個商業保險產品及91個地方政府的補充醫療保險計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85名已回輸公司產品的患者中有42名患者獲得保險補償,賠付比例為38%至100%。

    醫療創新支付服務提供商鎂信健康大客戶總監湯容也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醫藥行業,像CAR-T療法這樣昂貴的藥物并非孤例,這類產品都會面臨支付難題。對于這種特別高價的高值產品來說,通常無法通過單一的支付方式來解決,而是需要多種支付手段一起去打配合,做多層次的保障,去降低其治療負擔。從患者自費到多地惠民保將CAR-T納入報銷目錄,再到多種商業保險納入,CAR-T療法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元,可及性不斷得到改善。

    就CAR-T療法的支付問題,綜合醫療服務平臺圓心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百萬一針的CAR-T療法,目前走得最多的是各地的惠民保,實際上,包括商業保險、慈善捐助,以及各地針對低保家庭的民政捐助、地方的大病醫保扶持等多種支付手段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患者或家屬無法清楚了解這些方式。

    “假設上海某醫院有多層次醫療保障窗口,一個買了滬惠保的患者,出院的時候把單子交給窗口,核對后就可以理賠,如果患者符合低保或慈善捐助,也可以直接劃掉一部分費用,其他該自費的就自費。”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推動商業型多層次醫療保障,當越來越多的醫院加入其中,便有望進一步解決CAR-T療法等高價藥物的支付難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