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5月16日電(范立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今天是上海有序分段推進復商復市的第一天,記者從上海市崇明區獲悉,崇明首批集貿市場實現“有限開放”,分別是廟鎮菜場、新村菜場。
在廟鎮菜場入口處,志愿者引導市民佩戴口罩,保持兩米距離,使用“數字哨兵”進行測溫、掃碼核驗、身份登記,憑購物證排隊入場,現場秩序井然。
菜場內的攤位上擺放了蔬菜、肉類、鮮活水產、豆制品等,商品價格平穩。據了解,目前開放的攤位主要以群眾需求量大的產品為主,其他類別攤位后續將根據情況逐步開放。
“我買點肉、餛飩皮,好長時間沒有吃了。菜場上品種還是比較豐富的,價格也合適。”一位正在選購的市民說。
據悉,廟鎮菜場此前已在5月15日進行過壓力測試,今日正式“有限開放”。為減少人員聚集,廟鎮按照片區分流、時段分流、人數分流的形式,為村居民發放購物憑證,讓他們在指定時間至菜場購物。另外,在開放的集貿市場安排了志愿者等工作人員維持進場秩序;對菜場內部限制瞬時人流,并分開設置出入口,避免人流對沖。
廟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戴如堂表示,廟鎮菜場對工作人員、商戶等每天開展抗原篩查、核酸檢測,并要求他們在工作時佩戴“N95口罩、手套、面屏、防護服”四件套;由政府協調指定供貨渠道,確保貨源來自崇明本島的供應商,保證貨源可控、源頭可溯,守好老百姓“菜籃子”安全。
新村鄉也實行了“區域限定、時間限定、人數限定、品種限定、渠道限定”,有條件恢復新村菜場社會面營業。各村、各企業根據指定時段憑券前往購物;菜場內部攤位根據群眾需求,分類有序逐步開放,蔬菜和水產品目前全部貨源為新村鄉自產自銷。
據悉,下一步在崇明區經委的指導下,崇明各鄉鎮的集貿市場將逐步有序恢復營業,滿足百姓多樣化的購物需求。 【編輯:蘇亦瑜】
標簽: